汉服婚礼 | 拥这三生三世的超甜缘梦!

曾几何时,当西式婚礼成为中国婚礼主流的时候,

我们可还记得国人那辉煌大气的六礼出嫁?

曾几何时,当白纱成为现在新娘期待的嫁衣时候,

我们可还记得民族那端庄华丽的红妆风采?

曾几何时,当一帮汉家儿女追寻民族根源的时候,

我们可还真愿意放弃那回绕骨血中的美丽?
 
乙未年冬月廿七,申城新河湾
 
有这样一场婚礼,时隔370多年之后,再现过往盛大,将美轮美奂惊艳至极的华夏神韵,呈现你我眼前。

有这样一种精神,是在时空中被永恒的。她不会被遗忘,也不会被取代,更不会被丢弃。当被蒙灰遮掩了她恒星般的耀眼时,总会有人轻轻拂去尘埃,让明珠璀璨星空!









临迎开篇

你我相识相知相爱,
是如此的奇妙。
我们同时在一个地方做义工,
可每次都是擦肩而过。
当义工结束的最后一天,
命运终于让我们相遇。
缘,不再分开
今天便是我们的大喜之日! 
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,
为了今天我在佛祖前面祈祷千年!
此刻我满心期待,已经期待许久,许久,许久了……

都说三生石头上红线相连,
今日一身红色嫁衣便是我的等待。
时光静谧,我安待千年许愿的那一刻,
等待成为你的新娘,你眼里最美的新娘。



 
亲 迎 篇

拦门是中国流传已久婚嫁的民俗,记得当年三国刘备迎娶孙尚香的时候,便是被一帮巾帼当在门外而备受考验。

而今就让万恶的红包砸开挡在你我中间的最后那一道门,让红包飞起来!在这关键时候,兄弟们今天的体力活就靠你们了!










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

那一刻  掀起了你的红盖头,双手微颤;

那一刻  为你戴上戒指,此生属你一人;

那一刻  写下家规,甘愿为你一生承诺。









 
在时间的轮回中,

不断重复的传统仪式与现代的誓言是如此的和谐。

不同婚礼文化的共存是这个古老民族心胸如海的包容!

我铺十里红妆,用中国这历史悠久的亲迎方式,风风光光的迎你入门。

只为让你有那句可以说上一辈子的话:“我是你用大轿子抬进门的新娘。”












婚 礼 篇
 
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

在汉民族的典籍礼仪中,婚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,是继冠 / 筓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。

汉服婚礼在三千年岁月中被洗礼,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,宁静深远。

仰望天地日月,恒静无言,以虔诚之心祷告上天,我等后辈勿忘传承!

汉服婚礼有着被时间锤打过的仪式,这些仪式是华夏人文的情感寄托:

奉雁,一心一意;赞香,天地敬畏;

握盥,洁净之心;同牢,此生共苦;

祭祖,缅怀祖德,结发,白首一生。

感恩,父母之意,舐犊情深。












每一个仪式是如此之深邃,当我身披汉服嫁衣环手正姿时,当我莲花微步走向他时,当我们欠身行礼的时,安静细致的仪式中能感觉到那一种震撼人心的撞击,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。

我们双眉凝望,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,这是属于我们本民族的信仰,代表着纯正的、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,直指人心!
感恩礼中,我们选择了中式小礼服,服装不断变化,文化不断传承。在伴手礼中,送了全场来宾每人一条红色的羊绒围巾。喜庆的红色,让暖意围绕在我们

身边,如父母一般温柔关爱。
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,婚礼是我们之前相知的落笔,也是日后相守的起笔。在不久将来当我们为人父母之时,才能真正体会其中之辛苦。






布 景 篇
 
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春秋驰年,屡变星霜。

而此刻,这场婚礼便是我们青春时岁中,最美的画面。

现场布置以红色金色为主调,端的是沉稳大气、雍容华贵。

以汉服礼仪为媒介,

这美丽越千年时空。

美得像是镜中花,阳中焰,水中月。

美得像是九天六界中最灿烂的祝福,

盈盈一眼间, 从此为我永生永世的幸运良缘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晚 宴

作为佛教家庭的我们,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以素为主。
恒河三千婆娑无界,一物一数,一数一界,山石微尘,一尘一劫。尊重世间一切之灵,不忍便是慈悲。一场婚宴无数生灵为代价,由岂是我辈可以承担?
这次婚礼我们准备了全素宴,只是为了告诉来宾,原来素食也可以如此美味,让人食指大动。
在这里,我们非常感谢每一位为我们婚礼付出的他们,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。美,是共同创。我等如水滴虽微小,却也就可以在太阳的光芒下折射五,亦如溪水江河汇汇成大海,在太阳的光芒下折射五彩缤纷。









 
举办汉唐婚礼,乃我们一生幸事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在那些诗经相伴的下午,

在那些梦回春秋的午夜,

在那对雅致礼仪的探究和折服中,

我终发现它与我血脉相连不可撼动!

这是我们中国人,自己的婚礼。


婚礼统筹 | 汉式礼仪人——致善
Copyright 2014. All Rights Reserved. 婚礼风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720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