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懂中秋,但真的懂婚礼么?

中秋是传统节日,这一天的习俗是月亮、石榴和月饼。但没有人会说中秋节的内涵就是月饼,我们都知道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,所以中秋的内涵是“感恩”和“团圆”。


那婚礼呢?

今天我们谈婚礼,不论中式还是西式,都在强调形式:讨论如何提升“体验感”,怎样揣度新人心理。可婚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?仪式的实质和作用又体现在哪里?

缺失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,不仅会让婚礼越来越流于形式,也会让婚礼人越来越沦为“婚礼工”,在仪式感缺失的当下愈发踌躇迷茫。

 

 

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什么不能在一起?
 

婚礼在最早的时候被称之为“昏礼”,原因是古时的嫁娶仪式是在黄昏举行。黄昏进行的礼仪叫“昏礼”,所以婚礼的实质,是一种“礼”。 


那“礼”又是什么?

“礼”是一种行为准则,是一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道德风俗的行为规范。 


那么这种行为规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?

 《礼记》中写到,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”。意思就是,婚礼是两个人的结合。结婚之后,对上,有人可以供奉祖先;对下,有人可以传宗接代。


 听惯了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特别是在强调爱情至上、婚姻自由的今天,上面的说法可能让人很难接受。

 但事实上,建基在集体主义属性上的中国社会,婚礼,包括几乎所有的礼仪,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家族结构的长久稳定。而感情,尤其是动辄天崩地裂、海枯石烂的爱情,就是对稳定最大的挑战,所以自然会为礼法所排斥。 


正如费孝通先生在《乡土中国》中写的那样:“从社会关系上说,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。如果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,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,所以说纪律是排斥私情的。”

 这也是为什么,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那么你侬我侬的时候,还要被棒打鸳鸯、家人抵死不从的原因。  

相亲是一种文化传承

既然婚礼是为了维护稳定,那么仪式又是怎么起到这个作用的呢? 


首先在结婚之前,双方就已经通过了两个外在维度的考察,即“门当户对”和“八字相合”,来最大程度上保证一桩婚姻的匹配和顺利。

事实上,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,这个程序依然被我们以“相亲”的方式传承了下来。你去看人民广场的“相亲角”,一把雨伞上夹一张纸,关键信息一定会把生肖属相、家室资产交代清楚。 


其次在结婚时,一系列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教导新人如何认知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。

比如在“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”的“六礼”时,主人家都要“筵几于庙,而拜迎于门外”,也就是在门口迎接,在家里摆酒,来表示对亲家的尊重; 


结婚当天的“醮子礼”,则是父亲给儿子敬酒。说是敬酒,但目的是为了叮嘱和教导新郎,“是个大人啦”、“去新娘家接亲不要不懂事啊”等等。所以虽然是上对下的礼仪,却还是为了体现晚辈对长辈的敬重; 


而“奠雁礼”则寓意夫妻相处之道。因为“雁”是候鸟,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,且配偶固定,一只亡,另一只不再择偶,表达的是对感情忠贞的期许;


婚礼之后的“见舅姑”等等,也是为了教导新嫁娘怎么和大姑、小姨们相处。 就这样,婚嫁虽然是导致了家族的人员变动,但通过婚礼的指导,则会使得家还是那个家,事还是那些事,有了传承却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
 拜天地和教堂宣誓都是因为我“怕”你
 

让礼仪生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,就是人对仪式的敬畏和信服,也就是仪式的“权威性”。 比如中式的婚礼会“一拜天地、二拜高堂”。这代表的是,我跟你的姻缘已经在“神明”和“大家长”面前备份了。这两个角色,在古代都代表着不可违抗;


西方的婚礼也一样。仪式的最后,两枚婚戒放在《圣经》上,再由新人互相戴上。然后牧师宣布两人结为夫妇。牧师和《圣经》在这里代表的,同样是西方宗教和文化中主宰一切的角色。 


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走出封建社会,但是礼教中内嵌的文化精髓却不应该一起被摒弃,因为它们的意义,就在于给予人们精神的安身立命处。
只有文化有信仰,仪式才有意义。 


今天的婚礼,其中的意义已经大步让位。

中式文化里重视的“初生礼”、“入泮礼(入学)”、“寿礼”等很多仪式,也同样被忽略和遗忘。而婚礼人要做的,应该是了解这份意义,并传导给更多人。这不仅关乎文化的传承,某种程度上,更关乎婚礼行业的延续。

Copyright 2014. All Rights Reserved. 婚礼风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72038号